恍惚之间,一年时间又过去了。回顾过去一年,有愤懑、有不甘、有快乐……但是发现很难有一个结构化而清晰的思路,概括去年的得失,所以还是有必要好好总结总结。
“世间自有公道,付出总有回报。说到就要做到,要做就做最好。”
用这句话开头显得有点奇怪,但是这句话确实算是我本年度最喜欢的一句话,一方面是在更多方面了解段永平时,偶然发现他们这句广告语,所谓爱屋及乌; 另外一方面我其实早几年就把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作为为人处世之道,这两句话本身意义相近,而“世间……”这句略微有点狭义之气,所以也就更为喜欢了。
工作 Link to heading
先说说工作方面,大概有以下几点收获:
1)事情有客观规律,通俗点叫节奏,掌握节奏感有助于提升成功率。
去年我们有一款商业产品,客户需求旺盛,被寄予了厚望。在这个背景下,今年在做规划的时候我们就显得有点飘了,把营收目标定得特别高,可想而知结果非常惨。
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因为团队心理膨胀,不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导致栽了跟头,还要回去补课。
商业产品毕竟还是不便分享,所以举个同类型的例子一下子就好理解了——理想Mega,事实上为什么有当前这个段落所描述的感悟,也很大程度上来自对李想的学习和对理想Mega的复盘学习。
理想有了在前面 L6、L9 的好销量之后,对 Mega 有了过高的期望,而忽略了产品 0-1、1-10、10-100 的三个不可跨越的阶段和节奏,产品造出来、完成 0-1 之后就期望一步登天达到 100,但是事实就是 1-10 这个阶段还得回来补课,而且因为没有 1-10 的验证而投入了 100 的资源,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客户口碑下降。
我们这款商业产品也是一样的道理。
2)在职场里,少些时间生气,或许可以节约大把时间 。
今年公司做了一些内部调整,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,导致我的不满情绪非常大,以至于在挺长一段时间内我的工作状态都不是特别好。长时间处于 积极 vs. 消极的两种情绪之中,以至于内耗非常大。
这种状态大概持续了一个季度,随着这条即刻动态 的发出,算是终于能够放下。
3)人生是自己的,职业也是自己的,不要受环境因素太大。
跟前面一条算是姊妹篇了,因为有了前面的放下,也就有了当前这段的感悟。抑或是因为有了当前这段的感悟,才有了前面的放下。 总之,不论如何,今年很大的成长是可以抛开外界环境因素,考虑自己该干什么、不该干什么。
比如,我们不能因为其他人不努力、躺平,而选择自己不努力、躺平; 我们不能因为其他管理者对下属放水,而同样放水;我们不能因为环境不好,而选择让自己和自己的团队成为一个不积极、没有竞争力的个体或者团队。长远来看,环境都是短期的,积极的心态、掌握好的技术、拥有竞争力、团队有活力才是长期的。
4)做人做事,不能飘在上面。
忘了缘由,大概率是因为《赢》和《三生万物》这两本书,亦或是看到周围不少飘在上面的领导而带来的反思,今年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是认识更多同事、进而跟他们熟悉、进而与他们打成一片,虽然当前主要进展还处于第一、二个阶段,但是这对于一个i人来说也已经是不错的突破。
至于说做事方面,技术出身的人虽然不容易飘在上面,但是很容易选择在自己擅长的地方下探,但是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完全假手于人。 我自忖在负责的各个领域,自己强项的自己参与或者授权给人,在自己弱项的领域也会很好地去跟同事学习,不至于让自己在某方面完全不懂而让团队出现问题(官僚化或者走错方向)。
总得来说,在工作和管理方面,今年最大的关键词是节奏感和接地气!
生活 Link to heading
生活方面最主要的变化是生了二胎。
老二出生前,我这边工作一直都挺忙的,但是老婆总觉得老二出生了三年都没机会出去玩儿了。 所以,赶着我妹暑假的尾巴,一家人一起在武汉周边转了转。 两天一夜,路线 武汉——英山(桃花冲漂流)——罗田(九资河镇、天堂寨、罗田县城)——黄冈(东坡赤壁)——武汉。 开车时间比较长,但是总体上不是太累,基本上就是想到哪去哪,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次豆豆的参与感比较强,甚至在天堂寨坐观光电梯的时候比我要胆子大很多。
老二出生的日子很有意义——1024,倒不是我特意选择的,本来排队应该在20、21号做手术,但是家里老人迷信觉得娃那两天出生不好,也就跟医院申请推迟两天,刚好1024大半夜出生,算是赶上了个尾巴。
老婆生完老二住在月子中心,算是我平常工作忙对她照顾不周的一种补偿吧。陪伴家人的时候总会让自己更加感性一些,比如在月子中心的头几天一直有点觉得生了老二后、把我们对老大的爱分走了一半而感觉很愧疚。
在月子中心突然想自己弄个公众号玩玩,一方面是看看AI在写文章和生成视频方面能做到什么程度、另外一方面是也想体验一下运营一个公众号。说干就干,也就有了公众号 Hacking Time ,每天分享 Linux 最新的技术资讯,偶尔也夹杂一些个人的感想、新的工具、其他方面的时事等等,有兴趣的欢迎关注。
老二的满月都没过,我就继续出差奔波了。也不能说有什么遗憾,在我的观念里面,一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就是最好的状态。 如果还有什么奢望,就是我可以继续追逐自己的事业,家里也不出什么乱子。
总之,今年在生活方面总结下来就是知足!
阅读 Link to heading
今年读书还算可以,大概每个月能读个2本左右,而且今年读的书质量还不错。
管理类:
- 《赢》 经典的管理书籍,受益良多。我在书的评论里面开玩笑说 “终于有大师对我的管理理念表示赞同”,还被一个网友diss了,挺有意思的,哈哈。
- 《三生万物》 偶然从朋友圈看到的,本来对主要是央国企经历的宁高宁不太感冒,但是这本书还是让我大受震撼,震撼于一个央企董事长居然可以如此真性情。刚好这本书在我读完《赢》之后,所以一下子就感受到宁高宁的管理理念其实不少继承自杰克韦尔奇,他们都很重视为员工营造一种 公平、公正、自信、敢于讲话 的工作氛围。
- 《打胜仗的团队》(没读下去)
- 《竞争战略》 这本书虽然是在讲竞争,但是应该是在讲怎么通过竞争赢得利润,这跟平常我们直觉上认为竞争就是把对手干掉是天壤之别。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(大意)是 不要惹恼你的竞争对手,把一个盈利市场变成一个非盈利市场。
- 《大力出奇迹》 对字节和张一鸣崇拜的延续。
- 《英伟达之道》从张小珺的播客知道的,由于期望有点高,所以实际上有点失望。 基本上就是英伟达的发展史,要说真有什么特别的道,我觉得黄仁勋的风格跟马斯克大差不差。
- 《小米创业思考》 今年雷军火了以后,又把这本书拿来出读了一下,不少管理智慧、常读常新。这次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专注,什么时候可以多元化? 1)愿景匹配; 2)跟现有产品能形成合力; 3)体验一致; 4)有资源支持。嗯……
传记类:
- 《段永平传》(王桂娟、陈润)、《段永平传》(孙立科) 在中国我认为有管理哲学的也就是任正非、段永平和我们河南的于东来。段永平的推崇的价值观也都普遍比较对胃口,这两年看了不少段永平相关的书、博客、视频和文章,但是心性这东西,还得多磨炼。
- 《王兴传》 我记得读王兴传是因为看了王慧文的清华产品课,所以对美团这家公司背后的运作方式和管理逻辑非常好奇。王兴是贝索斯的迷弟,所以不少方法论来自于亚马逊,但是最受益的还是他们几个创始人的快速学习的能力,在这点上美团和字节的老板都表现得非常明显。
- 《素书》 这本书不知道放在哪个类别,王兴推荐的就给它放下面 :D ,很多人生的大道理,慢慢消化。
- 《马斯克传》受老板的影响开始读的一本书,在此之前我对马斯克的事情可以说只是略知皮毛,一边读一边感慨:还可以这么玩儿? 还可以这么任性? 这都能成? 不管怎么说,这本书也可以作为年度对我影响最大的书之一了,还专门写了 读后感。
- 《进无止境》有点一般,算是给自己科普一下戴尔的故事。
- 《唐凤:我所看待的自由与未来》 不展开了,哈哈。
- 《chatgpt之父 ——山姆奥特曼传》 科普性的,但还是赞叹奥特曼的特立独行、资本运作和营销能力。
技术类:
- 《大语言模型》 著名的 LLM Book,大概看了有70%, 算是对训练模型这件事情有了一些科普。
- 《Software Engineering at Google》 基本上没有怎么看。
财经类:
- 《一本书看透股权节税》 小白入门
- 《一本书读懂财报》 小白入门
- 《影响商业的50本书》 小白入门,讲得有点浅不过瘾,没有读完。
- 《抢占心智》 小白入门,据说是定位的中译本(哈哈),读后感。
创业类:
- 《小而美》 独立开发者的圣经,羡而不得。 读后感
总结下来,对我影响最大的书应该是 《马斯克传》《三生万物》《赢》《段永平传》,财经类是今年新开辟的类目,算是一个不错的进步。 总之,今年的书读下来让我更加确认了要——做自己!
2025 Link to heading
2024 年是磨炼心性的一年,也是沉淀的一年,不管是工作、生活和阅读,仿佛各种声音都在告诉我要真实、要做自己。
2025年希望可以真正做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