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大早看到小lin说的推送,关于 Anker 创始人的采访:
以前对这家公司和产品了解不多,不过看下来觉得干货满满,而且创始人阳萌(这么萌的名字, 英文名:Steven Yang)谦虚、聪明而又蕴含大智慧,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创始人类型,觉得有必要总结、分享一下。
总结很有意思的几个点:
1) 常识大家都懂,但是只有经历了才能深刻领悟。 Link to heading
这点最近几年印象深刻,尤其是看了很多段永平和自己经历了以后。段永平开始讲常识,是跟巴菲特午餐之后,原话记得不是特别清楚,但是大意就是你妈妈从小到大告诉你的就是常识,投资圈讲常识可能是为了避免投资人一时头脑过热,但是讲常识不止是投资圈才有意义。
比如我们做产品,明明有一个很好的标杆放在那,我们为了显得“创新”而特别标新立异,其实就是违反常识。 比如我们做管理,大部分时候竞争就是 “以正和、以奇胜”,但是大家无视常识,不去做市场细分、不做差异化,非要靠“出奇招”,这就是违反常识。
2) 针对流量的Hack只是术,产品好才是道。 Link to heading
Steven 作为谷歌早期员工创业,大家默认以为他会懂得很多做谷歌SEO的方法,但是他讲谷歌等搜索引擎在搜索算法上、尤其是通过人的行为反馈来评分的算法模块,已经做到了让搜索结果无限接近于真实。那么产品要想做到出众,最主要的还是回归产品体验和质量本身,比如 Anker 的产品盯住4.5评分这个目标,全方面优化产品,才有了后面的产品口碑和很不错的销量排名。
这个让我想到了段永平对央视“标王”的理解——营销只是为了让产品更有知名度,产品质量优劣真正决定了能走多远。
3) 4P 飞轮,定义了产品、商业模式和市场空间。 Link to heading
4P 感觉王慧文讲得更好,但是这期讲出来也很有价值。
Anker 为什么不做手机?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,市场空间、创始人喜好、团队基因以及现有的商业模式(4P)定义了产品扩展的方式和品类。
Anker 决定不做手机这个超级品类,而是聚焦在充电宝等一系列中小电子品类,如何找参考对象、如何看行业天花板、如何扩展品类,思考模式值得学习。
4) 数字不会说谎。 Link to heading
清北出来的人总是给我超级理性的感觉,除了这期嘉宾外,另外几个给我很强烈这种感觉的是吴军、王兴、王慧文、还有一个我在公司的领导。哪怕是数字最后把自己给鄙视了,也还是愿意相信数字。
视频里面Steven讲电子消费品中,苹果、华为等做到了一流,毛利率大概在30%,Anker只做到了差不多20%,算是二流。要不是真的自信且谦逊,很难相信创始人在公开的场合讲自己是个二流公司,当然这只是一方面,另外一方面是他再次强调“数字不会说谎”,他们公司要从二流做到一流,就要突破这个毛利率。不愧是极致理性啊。
5) 使命愿景价值观。 Link to heading
毫无意外地,Steven谈到了使命愿景价值观。
以我自己这几年管理团队的经验和观察,技术人员管理团队往往最开始觉得技术最重要,有经验以后进行一系列升级。 从技术很重要到产品很重要,再到人很重要,最后是团队很重要,这里面的团队我觉得是前面几个阶段都经历过以后的升级,是团队能力、更是团队价值观。
作为保守主义者,我往往觉得负责任、超越自己(也是 Anker 以前的价值观)已经是很重要/不错的素质,但是从Steven的角度出发,不能创造“直击用户本质需求”的产品都是二流产品,“剩余价值”的天花板就是 20%,那么作为产品型公司的员工就需要具备 “第一性原理”思考 和 “追求极致”实践两种超级重要的素质(价值观)了。
6)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,分钱。 Link to heading
谈到分钱这个话题是我没有想到的,最后证明是 Anker 想借助平台来招人,好嘛……
这点我觉得属于常识,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,生产关系限制生产力的发展”,小学课本背烂了但是不理解的知识,有五年工作经验一定能够理解透,奈何现实中往往违反常识的例子很多。
最近也在看宁高宁《三生万物》,惊叹国企可以做到宁总描述的团队氛围之余,也被宁总对价值分配(分钱)极度重视赶到无比认同。现在看起来,成功的公司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,但是让员工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受惠是一个绕不开、不好解但是又必须解决好的话题啊,哈哈。
总之,非常不错的一期专访,又让我认识到一位值得学习的对象,也学到了不少,如果你也是一位对产品、管理和创业充满热情的朋友,那么强烈推荐观看!